80後中醫與癌症病人同行 不收分文上門診症讓病人無憾地離開
發布時間: 2019/02/25 19:16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33
醫者仁心。要醫治癌症不易,一群參與「榕光社」中醫癌症義診計劃的醫師,卻決心與癌症病人同行,不收分文診症,並上門、去醫院和老人院醫治病重的患者,為他們在不安中帶來溫暖。中醫李家麟是義診團隊主要成員,4年來見盡令人心疼的故事,也見證病人臨終前達成心願,無憾走完人生路。
「榕光社」是專門服務基層長者的非牟利機構,約4年前獲善心人捐款,設立義診計劃,並與中醫診所「懸壺善學堂」召集有心醫師助病人抗癌,為確診患癌並有經濟困難者,免費診症、提供藥物。第一筆捐款用畢後,幸獲大眾支持,才得以延續,讓本港更多基層人士受惠。
當走到癌症末期,還能做甚麼?李家麟遇過一位年約40歲女病人,每次患傷風、感冒也到他的診所求醫,後來頸部附近出現腫瘤,經檢查後確診罹患淋巴癌。醫生建議做胸腔手術,抽取組織作一進一步化驗,但她認為成效不大而拒絕,選用中醫療法舒緩病情。患癌第2年,「榕光社」癌症義診計劃開展,她因而受惠,減少醫療開支。一年後腫瘤變大,覆診時李家麟多次問她會否選擇其他治療方法,她斷然拒絕,只問可否與家人去旅行。
病人很清楚自己想要甚麼。她很愛家人,想花更多時間與他們相處。
回港後,她病情急劇惡化,無法行走,要坐輪椅。李醫師稱,病患雖無法根治,但能為她紓緩症狀。
每次覆診,為她止痛後,她可行走三四日;如是者,維持了四個月。能否自行去廁所,對一個人的生活質素來說,已相差很遠。
離世前一個月,病人仍堅持不入院。來到最後一星期,李家麟登門診症,發現她耳朵聽力受損,出現頭疼症狀。最後兩天,李家麟再去家訪。因為診症,二人認識多年,李醫師憶述:
很記得,當時她很痛,她抱著我,猶如家人。我對她說:「你也辛苦了,不如去醫院吧!醫院有嗎啡,不要苦撐了!」
對方深知自己不久人世,同意入院,兩天後撒手人寰。李醫師說,治療過程對病人來說是最辛苦的,可能要經歷半年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。
如果人生最後階段只花時間治病,甚麼也做不了,是很可惜的事。
他為那位女士感到欣慰:
她走到最後,人生已無遺憾。能在人生最後一程去旅行,不用在治療中經歷很長的痛苦,甚麼也做不了,每天也在擔心。
行醫多年,李家麟體會到「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癌症」。他說,一個人看待癌症的態度,也反映其人生態度。患病期間,人對生命的恐懼、執著、熱愛、追求、信念也一一反映出來。
癌症病人覆診頻密,不但承受身體苦楚,也背負沉重經濟負擔。李醫師坦言,有了癌症義診基金後,病人擔子也變得輕省。作為醫者,他決心與病人一起走下去,也希望有更多善心人參與,幫助更多病人。
如欲了解其他義診醫師的經歷和信念,請看【不收分文醫治癌症長者 80後中醫為病人減痛楚:有人求助我就在這裡】
【抗癌醫療健康新知 #TOPfit醫健 話你知】http://bit.ly/2GgE0gI
撰文 : 黃泳欣 TOPick記者